大前研一先生最讓我佩服的一點就是,他每年都會找到個主題來出書,這不是一種批評,而是一種對於他這種有紀律的行為的稱讚。這本書的主題探討業務,如何做好業務?我想是很多人關心的主題。
這本書是由大前研一先生結合了其他四位作者共同撰寫,集結了關於"業務"的五大主題,既然實際上有五位作者,那麼這五個章節的內容我認為都有必要來介紹一下:
第一章:作業務要專業 / 大前研一
首先,如何判斷專業呢?有兩項基本技巧:行銷素養及有邏輯的思考和表達能力。我認為後者關於邏輯思考及表達能力是所有行業的基本技巧,但是行銷素養確實是專業的項目,就我粗淺的了解,比如說會包含著了解客戶、進行市場調查、知道競爭對手狀態等,這些其實需要很多的資料積累,事實上從人類開始有交易以來,無不在積累對”需求”的了解和對”供給”的控制。最近有很多的書籍和信息不斷的探討著大數據(Big Data)的時代,在我看來非常讓人不理解,難道大數據是這兩年才發生的現象?其實並不是的,不過這倒是可以成為很多顧問諮詢的賣點。對我們在實業工作的人來說,大數據最大的難點並不一定是獲取數據的方式(例如阿里巴巴的淘寶平台成為很多人在其他行業模仿的對象),過去已經有很多做市調的公司會提供服務,所以關鍵在於到底公司需要什麼信息?如何得到性價比相當的信息,並且能夠有分析的能力,同時能規劃和執行出適當的產品/服務。這些和業務有什麼關係呢?業務(人)就是一種平臺,只要長期的專注和客戶聯繫,其實就能獲得很多數據,因此讓業務人員能夠理解要獲取什麼信息,如何反饋,公司用什麼方式累積這些信息(知識庫等),同時要有”反應能力”,這樣的公司就能擁有競爭力。我們想想,Steve Jobs也不是靠大數據才知道自己應該設計iphone的,是吧?
第二章:提倡解決問題型的業務方式 / 齊藤顯一
要解決客戶的問題,首先要知道問題在哪裡?如果我們直白的問,通常沒法得到好的回覆,因為客戶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所以為了正確地提問,先假設,再思考。過去我學習了很多所謂的”模型”,例如SWOT分析等,但是也許內心有種不太屑於用固定方式去分析的念頭,反而容易沒有邏輯順序,或是言論和觀點相對不周延。現在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學會平衡,該用工具的時候要用好工具,但是不陷入一種重複模式的思考,這就須要靠和他人之間的交流,透過腦力激盪來討論,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相信我,這種感覺其實挺好的!
第三章:業務上的市場行銷思維 / 須藤實和
有好的產品,不一定代表能賣出去,因為那不是客戶要的產品。有很多的專業書籍都談到了”要傾聽客戶的聲音”,要”了解客戶的需求”,不過既然這是個歷久不衰的話題,就代表傾聽和了解需求確實很困難,特別是要能判斷客戶給出的資訊內容含意為何。要解決客戶的問題代表公司需要團隊作戰,因為一個人能負荷的確實有限,同時又會受限於自身的價值觀和判斷力,可能並不能知曉客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既然要跨團隊作戰,這其實就挑戰了公司的組織架構和績效考評,事實上在我上課以來,我也深深感受到這是未來企業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怎麼跳脫出一般對於企業組織架構依功能或業務別劃分的框框,成立出虛擬的組織架構,真正的釋放出人力資本,協調和綜合能力不再只是看不見的手,而是能夠落地生根的花苗。
第四章:業務上的自我管理能力 / 川上真史
業務是第一線的人員,如果對於看起來進入門檻比較低的行業,業務的競爭其實很激烈。我記得以前看日劇時,百貨公司每個銷售人員的業績都會被排出做比較,每天醒來都有壓力,那要怎麼作業務呢?過去到目前為止有很多的現象都讓我們看到,大部分人還是認為"關係”好壞是最主要的關鍵。那,什麼叫做關係好呢?常常在一起把酒言歡?我認為這只是一種瞭解彼此的方式,但是沒辦法提供出適當的產品/服務,其實是很難說服客戶購買的,因為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一直在改善。只有在信息不對稱時,所謂的”關係”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我是業務人員,除了衡量自身公司的資源能夠提出什麼產品/服務外,如果公司本身的競爭力不斷在提升(包含產品技術、質量等),我絕對不會放棄進入那些已經有現成大競爭對手的市場,只要能夠提供出”客戶要的產品/服務” ,"關係”就會解構,市場競爭態勢就會改變。”關係”是一種錦上添花,時刻打造好公司的競爭力,自己才能雪中生炭火。
我覺得這章比較明確的定義出業務人員的職能到底是什麼表現,其實很值得思考:
l 是否將所具備的知識、所思考的企劃和欲望等付諸行動?
l 行動方面是否流於一般,還是下過工夫,有效實踐呢?
l 在實踐時,是否明確地意識到目標成果,並透過有效率的方式達成呢?
你我都會同意的是,上述這幾點絕對不只是適用在業務的工作上。
第五章:提升業務團隊能力 / 後正武
就帶領團隊來說,我個人非常非常的贊同書中的作法:人才的栽培,更重要的是流程指導與管理。但是,什麼是”最適流程”呢?在職場工作一段時間後,人都會去摸索出自己工作的一套方法,這不一定是”最適流程”,就像是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理財之道。但是要理財,就像是工作上的共同目標一樣,因為是團隊工作,必須讓團隊同仁在左右為難之際,回想初心,知道工作的目標何在,關於流程,並不是一個人如何完工作的方式,而是一群人要完成工作的方法。能在其中穿針引線,除了對於工作目標、作業方式的理解外,還需要溝通的能力來填補空缺,最近看到的半澤直樹日劇中,不也是三個臭皮匠的組合?從進公司一起參加研修、在各個部門的崗位上彼此互通有無,其實組織運作的秘密也就如此,都繫於人和人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注意喔,信任只是開端,理解(或是包容)才能長久。
這在七月寫了一半的讀書心得,讓我趕緊在十月補上。好友從香港來上海玩,借住在我的小屋中二晚,留給我的字條上寫著:滿室書香。我也慢慢的回到了隨手拿書閱讀的狀態,我真的,很喜歡這種感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