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再次延續了我對於學習類書籍的閱讀喜好,特別是針對補習教育。這本書最主要的對象是針對家裡有國中小生的家長,而作者石田淳先生是日本補教界的名人。台灣、日本還有大陸等地的補習風氣一向很盛行,相較於歐美等開放式教育確實讓人有很ㄚˋㄗㄚˋ(普通話應該可以說是「壓抑」)的感覺,但是越是從這個體系走過來的人,越讓人感覺也許這就是東方人的學習特色,硬是要改變傳承了好幾代的這種學習基因,可能還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石田先生在整本書貫穿的概念就是,要改善孩子的行為,這樣才能在學習上看到效果。而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只有2點:(1)不知道讀書方法和(2)不知道持續方法,一旦學生時期沒辦法成功培養這兩個習慣,對往後的人生其實也會有不小的影響。我自己的爸媽教育程度普通,在當時能唸到高中或大專基本上都已經算是很高的了,但是一旦面臨到當時國中程度的學習課程,能指導我的部份也算到頂了,所以往後我就開始借助了補習班的力量。也許會有人說自己從小沒有上補習班也能考上好學校,有好的成績表現,我覺得這樣的人很棒,但是天才或是剛好有比較能帶領小孩讀書的環境都是少數,因此正確的好好利用補習班的力量,其實並不是壞事。就像全國榜首只會有一個(也許偶爾會有幾個人同時擔任榜首,但是絕對是少數),榜首的學習方式常常會被提出作為學習的模範,卻不知道也許榜首的學習是在比較特殊的情形下才產生的,如果沒有同樣的環境,也許會給小孩帶來更大的壓力。因此我還比較贊成的是,把學習成績特別拔尖的人放在一邊,應該要更重視的是自己是否和程度相當的人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這樣的效果也許會更好。
因為這本書針對的主要讀者是「家長」,所以石田先生在書中描述了很多都是有關家長和孩子之間互動的方式,我因為還不是家長的身分,所以看起書中的內容其實都有點事不關己的感覺。不過,我倒是在想,現在的上班族常常都有進修的需要,老實說要在忙碌的工作、家庭和個人活動中找到時間來進修,又特別是針對考試等,是需要痛下決心而且要有毅力的完成,當個上班族比當學生時容易放棄這種學習,因為可以說服自己還有其他事情更重要,學生總沒有藉口說人生中還有其他事情比學習更重要了吧,畢竟學生的工作就是學習。石田先生在書中特別指出,以行為科學為基礎的行為科學教學法,不僅適用在孩子的課業上,也適用於大人的自我管理或是公司管理等。
那有沒有適用於上班族的讀書準備法呢?這個疑問常常在我腦海中盤旋,我自己也常常會嘗試很多種不同的學習方式,但是說到底,自己心裡面的信心和意志,才是能成功的基石。石田先生在書中這麼說道:東京大學出身的人只比非東大出身的人多一樣東西-那就是達成長期目標的成功體驗。以東大為目標訂定十年計畫,最後終於考上東大。這種自信絕不會輕易產生動搖。這時已經不是討論會不會讀書這種程度的話題了。花了十年達成目標所產生的自信具有更大的意義。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考取東大。但是,「盡全力用功唸書」的經驗將會化為個人的自信,並深刻影響未來的人生。
石田先生在書中描述的很多觀點和狀況,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他是真正的觀察到了作為學生在學習上會碰到哪些困難,而石田先生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指出家長擔心的成績沒辦法進步,就只有那兩點原因,也針對了各種不同導致學生學習意願低落或是成績遲遲沒辦法進步的情形提出改善方案。與其說是要給家長看的,我覺得補習班業者更應該要看,畢竟補習班也是一種教育事業,也負有教育下一代主人翁的責任,如果能夠從最一般的考試著手讓學生培養出自信、培養出學習的方法,考試對於人生的影響將會逐漸正面化,這是我期待看到的,分享給各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