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Dare You,和K san討論後,我們的第一個翻譯是:你好大的膽!
這三個字是吸引我來了解這本書的第一個因素,另外就是書評和書摘選的很好,先來和各位分享幾段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內容:
一代接著一代,我們都覺得自己比上一代更加努力,因而也更疲累(至少是不輸上一代),但是環境似乎越來越險惡,能夠得到好位置的人越來越少,工作條件不如預期,未來的能見度也越來越低。…我們相信競爭可以讓生產力增加、消費者福利提升、研究更有產出,乃至國家更有全球地位等等。以上這些,可能都是真的,只不過我們沒問,得到這些的代價是什麼?
回頭想想,我自己真的常常都只想著怎麼增加自己接下來的競爭力,卻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直到自己越走越遠,投入了健康、青春之後,才在猛然回頭時想想,我真的想這麼做嗎?我沒法說過去的選擇是錯誤的,因為過去的投入才能讓我現在有空喘口氣,即便我知道自己已經踏上了不歸路,但是總也要知道自己走上這條路怎麼轉彎?怎麼停留的有技巧,還有怎麼衡量性價比。
臺灣人一向不缺創業冒險犯難的精神。但是這種創業的動立,比較多是源自對於匱乏的恐懼,而非對於改變世界的夢想。學蘋果要得其精髓,我們就得學會美國人那種想要改變世界的大無畏精神,那種對於夢想毫無保留的天真,而這恐怕也是蘋果最不好學、不能學的地方。
這一段好像書摘裡有,也是令我比較感興趣的一段,我順便問了K san,你的夢想是什麼?K san回了我:不用上班,然後每個月還有錢領。以現在的台灣來說,很多人可能也是這麼回答的。那我的夢想是什麼呢?我回頭問問自己。我想要找看看有什麼方法能讓台灣接觸到更多國際化的信息,不要讓接收的渠道總是充滿著只侷限在台灣的生活大小事,但是這可能是我自己的片面之想,搞不好有很多有心的人早就自己有規劃和有紀律的在了解國際信息。看看我自己的思考方式,從點出發,一下子想要擴散到面,又回歸到點,於是想做的就只停留在此,一直沒有前進。還有,我想作的事情是否能夠以我已經會作的為基礎呢?也就是不要立刻跳到一個自己從來不理解的領域,然後就想要作到領先和打敗別人,而是回歸到把過去自己學習到的作些整理,能夠做些貫通的事兒,不管是怎樣的事情,不能忘記自己能有夢想!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不同的主題來傳達著「臺灣人,你要跳出既有的思考框架,不要誤把常識當知識,要學會判斷迎面而來的訊息背後的真意」的信息,我個人非常贊成這樣的信息,但是每一則短文讀下來卻又都有種不痛不癢的感受,彷彿作者提到的觀點我也大致知道,但是我覺得這本書讀下來沒有太多驚喜,只是匯總一些觀念,作個提醒,有點像是老師提醒著學生「期末考快要到了,別忘記要認真念書」,但是怎麼準備好應對期末考呢?所以不能說覺得這是本值得買的書,但是還是要鼓勵作者至少能夠作出提醒,讀者呀,也許有些事情就是只能點到而已,是不是呢?
清明假期裡的一本輕鬆小書,分享給各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