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業裡,很多人知道Bloomberg;而在美國的紐約,市長也叫做Bloomberg,這兩者有何關係呢?金融業裡的Bloomberg(或叫做彭博)是這個現任紐約市長布隆伯格(還是叫他彭博市長吧!)的企業,但是他又是何許人也呢?


在大陸的網路書店上找書時,看到了這本彭博市長給自己寫的自傳,我感到很好奇而買下了,以最後的閱讀心得來說,我覺得很好看也能帶給我很多啟發。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彭博市長原來是在所羅門兄弟投資銀行工作,領了一筆一千萬美元的獎金後離開了這家公司,從此開始選擇自己創業,而且所從事的是提供金融業專業訊息的電腦平台服務。我在台灣的博客來上查了一下,這本書並沒有在台灣出版繁體版,只有英文原版和簡體翻譯版,最近感受到很多書籍幾乎已經在台灣和大陸同步出版了,這次看到書裡很多大陸當地用語,雖然有些語句還是略帶生澀,整體而言已經比以往看到的翻譯書好多了,當然我相信出版社也有一些影響,中信出版社屬於中國中信集團旗下,中信集團本身就是一個金融集團,國際化的時間早,所以對於國外的訊息蒐集也比較齊全。


作為一個創業者,彭博市長在這本自傳裡先描述了原來在所羅門兄弟投資銀行裡的工作情況,對彭博市長而言,創業並不是重新的去開拓一個新事業,而是找出他在投資銀行工作期間感受到市場缺乏什麼服務同時確實的變成一個事業,經過接近30年的努力,彭博市長成功了,成為一個非常非常有錢的人。但是並不是因為他本身就很有錢,事實上創立這家公司花掉了當初他領到的一千萬美元中的一半以上,而當時第一筆生意還沒出現。創業家不止是靠著能夠嗅出業務的鼻子,創業過程中的挑戰真的很多,業務上要如何成長,人員上要怎麼做調配,公司要做大還是維持原來的規模?要不要上市進入資本市場被華爾街的投資鯊魚追著跑呢?


書中分門別類的談到了各種主題,包括當初如何創立這家公司、管理上的技巧、彭博市長自己的企業價值觀,書中屢屢都透露出他是個非常有自信的人,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彭博市長曾經是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合夥人,最後其實是因為被解雇而離開,當然離開時拿了一筆豐厚的遣散費,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覺得人生陷入谷底,反而藉此開啟自己人生的另一條道路,而且是非常艱辛的一條道路,走起來其實一點都不平順也讓人感到非常辛苦,卻因為一種堅持而讓這個世界上的金融業界有了共通的資訊交流平台,當初如果彭博先生沒想出這單生意,之後也一定會有的,但是就是他讓貼著Bloomberg的機器設立在各大金融機構中,而且一定要去上Bloomberg的操作課程,要不然還不會使用,所以這真是壟斷的一門好生意呢!是因為彭博市長獨具慧眼嗎?還是因為幸運的抓住了當時金融發展的時機呢?


以下是我想要和各位分享的一些書中的好句子:


1.
後來的事實證明,是生存技能和判斷能力,而不是學習成績,決定了畢業之後的職業成就。

2. 生活遵循這樣一個規律:每天你都會遇到微小的出乎意料的機會。有時你抓住一個機會就能讓你一步登天,但是大多數機會,如果有價值的話,只能讓你前進一小步。

面對收購的機會時,3. 被出售的東西也許物有所值,但是為什麼賣呢?這些公司在我看來都存在我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旦我買下一家公司,我就不得不去解決這些問題,我要把它當作我的孩子,永遠養育它-我不會去做一個賣家。


這本書的原文版是2001年出版的,當時的彭博先生正要選市長,翻譯版卻等到了2010年才出現,我覺得很可惜,應該要早點讓大家看到這本不錯的書才是。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心裡想著,普世應該很少人找失敗多次無法成功的人來出書吧,所以做為讀者,我們看到的都是各式各樣成功的案例,然後想著希望能模仿這樣的作法而成功。但是成功的模式好像是隨著時間、空間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作法,唯一不變的就是當身為創業者時,那種專注、熱情、努力還有堅持到底的信念,是這些讓事業成功,這是彭博市長帶給我最棒的一個感想了。(每次打彭博,如果要加上「市長」,就會變成「蓬勃市長」,覺得很有趣,讓各位笑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urquoilise 的頭像
    pourquoilise

    ~台灣女孩京滬生活雜記~

    pourquoil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