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主張
 
這是我的人生,我要好好經營它!

說到洪蘭,大家對她的印象是否還停留在前教育部長曾志朗的太太?對我來說,我認知的洪蘭是個作家,她在雜誌上發表很多文章,談教育、談學習,包括前幾週沸沸揚揚的皮紋檢測試探小孩智商等,洪蘭也發表她的看法,表示不可相信這種沒有科學根據的事情;另一面的洪蘭,她也是個譯者,至今翻譯了超過30本書,有時候我看到是她翻譯的書還會特別關注。以下就讓我帶領各位進入洪教授的著作中吧!

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大腦的主張」是一本在
2006年出版的書,集結了洪教授在天下雜誌群發表的多篇文章,依據書中的分類共有四個主題,分別是「社會」、「教養」、「人生」和「洪蘭」,大部分都是短篇,而且多是2004~2006年間發表的文章,共計64篇,當我看到這四個主題的分類時,心中一度懷疑,這跟書名「大腦的主張」有什麼關係呢?一一讀下去之後,大概可以理解為,身為腦神經科學專家的洪教授,以科學的角度去說明她看到的各種百態,特別是對於不合科學邏輯的現象,那什麼是科學的邏輯呢?簡單說,就是反證法,先有個命題,然後找到和命題不符合的就推翻了這個說法。這麼多篇文章中,一方面我把要提醒自己的部分折起書角,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很多我個人也親身經歷過的狀況,藉由洪教授的文章,讓我想把這些狀況分享給各位,因為我們自己可能都不自覺的不斷碰到類似的事情,那這些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呢?

[
狀況1]品德PK大腦?

洪教授在「社會篇」屢屢談到對於當下社會現象的反省,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現代人的品德教育出問題了,高知識份子卻只有低知識品德。為什麼一位科學家要這麼重視品德呢?洪教授寫著「因為沒有品德作後盾,高科技是為虎作倀」。大腦的判斷依據是來自於我們設定的標準,要是自己設定的標準低,比如上海常見的隨地吐痰(這個惡習頻繁到我覺得上海人的肺都有毛病呢!),就不會思考這種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談品德感覺很崇高,那實際落實到生活裡其實不外乎是很多基本生活道理,如「施比受有福」等,這種感覺如果不是親身體驗過是沒辦法理解的。洪教授在書中提到,從小受台灣教育的她到了22歲畢業出國唸書都還不知道外國路上看到的樹是什麼,只讀到了書中介紹的松柏,卻不知路邊隨處可見的樹叫什麼名字。我也是這樣的人呢!要不是透過了讓自己隻身到上海工作,要自己料理生活大小事,我沒法理解媽媽燒菜的辛苦。最近看影集,劇中有一個美國的教育課程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請學生兩兩合作照顧一顆蛋,把這顆蛋當作自己的寶寶一樣的照顧,讓學生瞭解身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我看到這段時不禁猜想,如果在台灣提出這樣的課程,爸媽應該會要小孩先唸書,等到老師問起蛋呢?學生再跟媽媽要一顆拿去學校交差吧!這樣的心態要怎麼過自己的人生呢?畢竟不是所有人生疑問的解答都在書上,不是嗎?

教授在這個大主題下除了談品德,也談到非常多有關教育的問題,文章中舉了很多例子談到了台灣山地部落學校的重要性,也提到「一個國家的經費如果不是用在教育上,就是花在監獄裡」。人是群體的動物,我們如果不關心這些社會角落被忽略的狀況,也許這些狀況帶來的後果就會透過蝴蝶效應般的擴散力,終究有一天會影響到我們自己。

[
狀況2]喜歡被稱讚嗎?聽聽自己說出來的話稱讚過別人嗎? 

看到洪教授一篇文章中寫著「溝通是一門藝術。人人都會說話,但不見得每個人說出來的話別人都可以懂。話不可以隨便說,說出來真的會變成字,浮現在別人心中,長久不忘。溝通之所以困難,在於它的本質有一個潛在的危機:人只喜歡聽自己喜歡聽的話。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預測外面世界下一步要發生什麼事,這個能力已內化到我們的基因上了,因此,要跳脫自己的主觀去虛心聆聽別人的話真是不容易」,我深有感觸。當年要考大學時,平日唸書唸得死去活來的我,在考前一天看了一會兒電視,就被哥哥說了「這樣一定考不上大學」,一句話抹煞了我過去投入的所有心力,我哭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去找媽媽哭訴,媽媽只能衝出來念了哥哥一頓。這樣的事情在家人看來就像是個笑話,但是卻在我心裡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等到我更年長了,我開始學著用不同的方式和父母溝通,包括將一些分享文章貼在冰箱上給媽媽看,用一些報導的案例告訴媽媽其實這樣負面的話是很傷人的,希望媽媽能改變說話的方式,我很高興看到老媽這幾年來確實改變了。我相信來這裡看這篇文章的人,或多或少都被這樣的字眼傷害過,也或許我們自己就是以這種方式對待他人,以為笑著說些實際上尖酸刻薄的話能展現自己的幽默感。洪教授的文章中特別提到,我們每個人都對愛有需求和渴望,但是話講出口就收不回來。「個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基因和後天教養的產物」,因此我們的性格都是可以改變的,就看我們自己是否願意。

[
狀況3]愚蠢的謊言 

洪教授是認知神經科學的專家,屢屢在她的文章裡引用一些科學實驗的結果來佐證,其中有個發現很有趣:人一旦做了決定,會全力支持自己的決定,哪怕說謊也在所不惜,因為人最不能面對的就是承認自己愚蠢、上了當。因此有時候我們可能只是為了堅持而堅持,而不是能真正放下自己的面子,承認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坦承面對其實別人比我們知道的更多,能給我們更好的建議。相信嗎?越高學歷的人越有這類的傾向。另一個現象也很有趣:為什麼選擇愈多愈不快樂呢?因為我們忽略了人會懊悔。動物不會說「早知道我就」。這讓我想起大學之前根本沒有電腦,只能看著紙本的書,回家就唸書,看看電視,到了周末偶爾外出走走,上大學後進入電腦瘋狂襲捲每個家庭的年代,這時候還有多少人在讀書或是走出家門去體驗實際人生?選擇更多的生活真的讓我們變得更快樂嗎?我們其實沒辦法將現在是高選擇性的社會趨勢扭轉為只有一兩種選擇的狀態,這時候就要教育自己「適當的滿足」,可不能永遠都不足,要不然人生太辛苦了!

[
狀況4]遷移的陣痛期

我思考一個問題一陣子了,不僅和朋友討論,也有朋友直接的問我,什麼問題呢?就是「我會在上海待多久?考慮定居嗎?」書中有兩個地方談到遷移,一段是「人本來就是到處遷移,尋找最肥美的土地,讓自己的家人有最好的生活,增加自己基因傳下去的機會。為了這個目的,大自然賦予我們兩個法寶:可塑性和適應性。為了生存必需入境隨俗,不論什麼原因離開了家鄉,到了墨生地方,就要努力適應新環境的習俗,完成大自然賦予的使命」,還有一段是「遷徙彷彿大樹連根拔起,需要很久的調適才能恢復原來的生命力。了解大腦機制,更懂得接納自己。」這兩段話讓我比較能理解為什麼我ㄧ方面白天井然有序的過著正常上下班的生活,另一方面卻常常覺得不是很快樂,即使知道這是自己選擇來上海工作,卻總是鬱悶的很。老實說,我很想家,但是也會考慮現實生活中,回到台灣的工作還有哪些選擇,特別是現在的專案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如果不堅持下去做完專案,對自己的人生實在是不負責任。

 這次的讀書心得寫了好多,但是第一句話「這是我的人生,我要好好經營它!」是什麼呢?這就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給自己下的座右銘,座右銘應該就是當自己碰到困難時,還有覺得沮喪時可以鼓舞自己的話吧!教授的書裡屢屢提到人生的基石就是培養品德,學會面對人生的困難,找出解決困難的方法,這些話看完之後就讓我想出了這句座右銘,因為只有自己能經營自己的人生,所以要常常讓大腦接收這個訊息,讓大腦這麼認定後,能夠在往後我遇到挫折時,讓我想起這句話而能去面對和克服這些挑戰。這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了,分享給各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urquoil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