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


最近對於社會學的議題相當感興趣,包含城市的發展、犯罪行為等,儘管和自己的專業並不一樣,卻想在除了工作之外多了解這些事情,透過書給自己增加一點新的體驗。談論社會行為相關的書籍,要不就是很專業的表達特定現象,要不就是用小說的形式表達,就像這本書一樣「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就是由在芝加哥的社會學博士研究生撰寫的,但是並非是一種虛擬的小說,而是類似日記一樣的記錄了當他在研究生時期如何誤打誤撞的進入了當地黑幫的世界,並且因此成為黑幫生活的紀錄者,這位就是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
Sudhir (書中譯名為「蘇西耶」。

 

這是一個發生在(1)芝加哥(現任美國總統Obama的發源地)+(2)黑幫(美國經典影集「教父」的故事+(3)低收入戶(台灣的這個階層比例正逐漸提高)(*)中是我自己心中的OS,說到對黑幫的印象,就想到看美國影集的時候如「CSI-Miami」、「The Closer」這些常發生幫派糾紛的地方,不是佛羅里達,就是加州,芝加哥的話,好像只能想到芝加哥公牛隊的喬登,不過這本書裡赤裸裸的描繪出這種社會現象,作者是位印度人,不過可能因為看起來皮膚比較黑,所以也曾被視為是黑人,但就絕對不會是位白人。

Sudhir
一開始用了一段話來描述芝加哥「我朋友不多,因此有空就會散很長的步,認識所在的城市。對於初出茅廬的社會學家來說,芝加哥市的街頭簡直就是天堂。這裡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與傳統唾手可得,讓我好奇不已」。和在加州成長的情況完全不同的芝加哥,Sudhir因為誤打誤撞的闖進了皆踢(書中最關鍵角色)的生活,也就是書名中的黑幫老大。其實皆踢也是要在類似企業結構的黑幫組織裡不斷的往上爬,能夠升遷的關鍵重點就在於皆踢能夠替幫裡的老大賺多少錢,是否能夠用最少的成本產出最大的效益,可見黑幫經營也是資本主義的一種見證,而皆踢也確實有這個本事,只是他的產品是毒品、經營妓女戶、還有收取保護費。因為是黑幫,暴力彷彿就是個衍生詞,Sudhir描寫他第一次看到皆踢揍人的時候,才了解自己之前有多幸運,沒有被傷害反而還被接納入了皆踢的生活裡。

如果說黑幫組織就像企業組織一樣,下一段的描寫更讓人五味雜陳,「你們在外面跑,要懂得尊重周圍的人,比方你在公園工作(就是販毒),就不要騷擾女士,有小孩在場千萬不要工作,否則只會讓做母親的抓狂。你看到小孩在玩,就停下手邊的事,之後再繼續工作。記住,你們的行為代表黑大王幫,所以得注意自己的形象,自重一點。」黑幫在工作的時候,也要考慮到社會觀感,我自己從這段話裡感受到的是,母親和小孩是黑幫認定的社會根本,如果動搖了這個根本,讓母親及小孩遠離,生意就完全做不成了。

而這本書的標題「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是書中的一章,Sudhir用一種還算幽默的手法描寫這一章,而黑幫老大決定的事情包括「貝禮小姐需要12個人左右清理大樓、黑大王幫要找夠大的空間做為開會之用、和被保護對象談判收費機制、調解手下爭執…」,如果把這段內容放在企業裡面,當主管的好像也都是在處理類似的事情,越看越覺得真有點像是在看企業管理叢書,只是這裡講得是黑幫,這章節裡,皆踢碰到的事情幾乎可以說是一個中階主管的生活,只除了皆踢會害怕下面的人爬起來幹掉他而管理書籍則教導我們要提拔有能力的人之外,好像都差不多,皆踢也要擔心他的生意流向、競爭對手狀態等,因為他要繳稅給更高層的黑幫老大。

不知道Sudhir有沒有發現他在描寫對於當黑幫老大的皆踢,好像就因為已經知道對方是黑幫老大,所以即使對方作了很不好的事情,在描寫的用詞上是一種已知對方就是會做出這種事情,所以顯得中立的字眼;但是一碰到了代表公家機關的貝禮小姐,當Sudhir益加發現這位貝禮小姐做的種種不好的事情時,他用的描述字眼,包含從厭惡轉為沮喪,都顯示了他對於連公家人員都加入了這場掠奪的遊戲的不屑卻又無能為力。另外一章也談到「警察也是幫派,而且是真正擁有權力的人。皆踢那些黑鬼有錢有車,但條子隨時能將他們從街上攆走」,顯然平民百姓如果能過得安穩是上天保佑,這是一種無奈嗎?

看這本書讓我心裡產生了幾種感覺,第一種是「反正這裏的情況就是這樣了,不可能改變什麼」,還有「我們是否能做些什麼來改善這裡的生活環境呢?」,以及「原來這就是一種生活平衡,儘管大多數人都生活的不怎麼樣,甚至很糟,但人們就是這樣生活下去」。Sudhir不是一個專業的作家,但是當他寫出自己過去的經歷時,真的會讓人不想停歇的讀下去,我自己不只讀了一本小說,也讀了一部社會縮影,唯一我能慶幸的就是,我生活的環境比書中的好太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urquoilise 的頭像
    pourquoilise

    ~台灣中女沪港台生活雜記~

    pourquoil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