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管理企業到管理人生的終極MBA:迎戰劇變時代,世紀經理人傑克‧威爾許的重量級指南


沒想到2016都過了一半,我才開始分享今年的第一本書心得,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台灣叫做"終極MBA",大陸則是"商業的本質",平心而論,我覺得大陸的翻譯比較好,同時也確實是書中每一個章節讀完後帶給我的感受。Jack Welch,當大家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GE時代執行的6Sigma,以及擁有中子彈的外號時,他已經轉型成為作者與顧問,藉由自己過去積累的名氣與經驗,實際的去成為中小企業的問題解決者。讀完這本書確實讓我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可想而知我想分享的段落一定很多,讓我挑出三個部分,分別為"不再害怕財務知識"、"怎樣搞營銷",以及"這輩子我該做什麼?"

數字不只要用於計算,主要是要用來比較。通過三個關鍵指標對於經營企業會很有幫助:員工參與度、顧客滿意度和現金流量,前兩者不算財務數字,但現金流量是。有關現金流量最主要的是,這項數字不會騙人。它告訴你確實的原始數字,花了多少錢,進來多少錢,你有多少錢。而淨利則是損益表算出的數字,帶有假設和判斷。資產負債表則是公司在特定期間,財務"應變能力"的概況。損益表說明的是有關這個事業一直在做的交易,以及事業營運現況如何。更重要的是,損益表訴說的這個連結過去和現在的故事,讓大家想要討論未來,針對未來進行一場尋找真相,意義重大又令人興奮的對話。

你不必是數學天才,甚至不必那麼懂數字,就能"做好"財務。重要的是,你必須好奇,對於數字的變異感到十分好奇,因為那項變異告訴你事業做得如何、未來會怎樣,以及會那樣的原因及多快會變成那樣。

我非常欣賞這個觀點,太多的財務會計工作者只知道工作,忘了財務和會計工作的主要意義,就是通過對數字的變化與分析,能讓人問出對事業關鍵的問題。

目前公司的發展階段到了我需要開始進行市場營銷活動,我對此戰戰兢兢,總覺得不是自己所擅長的,但是Jack說,行銷的核心是不變的:對的產品、對的地點、對的價格、對的訊息、對的實踐團隊。這讓我開始有了點眉目。在這些問題上,要提出對的問題: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是不是真的能改善客戶的問題,能解決客戶的困擾?哪個渠道才能讓我們的服務賣出最多的數量?等。當提到企業對企業(B2B)行銷的三大準則時,我才開始有了點信心:

1. 企業必須盡一切力量並做盡一切,讓企業對企業的關係就像個人之間的關係一樣,要成為顧客的合作夥伴。
2.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必須以對產業的產能與能力進行的審慎分析為依據。因為現在許多產業都更加集中,只有一些供應商和買家,企業對企業的行銷就比以往更像西洋棋棋局。在下每一步棋以前,必須先考慮到對手後續會如何回應。

3. 對亞馬遜網站感到畏懼,跟它學習並採納它的作法,並且,進一切所能地與其對抗。網路的興起並不是讓企業完全在網上進行採購,主要是因為有許多買家還是想要、也需要拿起電話,撥打客服中心,跟對產品有所了解的人討論他們的採購。因此和亞馬遜網站拚價格不是長久之計,而是要提供顧問亞馬遜無法提供的服務,那就是專業的知識與指導,以及真誠的關心與獨到的見解。

最後這一點是很有趣的觀點,從來沒有一本書對讀者直接點名要注意哪個特定的企業,我也認為亞馬遜是個很強大的企業,我會開始關注它,並了解亞馬遜會如何和我的客戶打交道。

上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職業生涯的管理,Jack也在書中分享了我很認同的觀點,當然不是說我有多麼厲害,而是我自己也確實是這麼想的,那就是工作和生活不是平衡,是選擇。如果長期一直看我發表文章的人一定知道,我真是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上,當別人都覺得不理解時,我還是樂在其中。誠如書中所述的:重視知性交談、學習、獨處時間及與一、二個人深交的人,跟重視金錢、名聲和喜歡參加許多派對的人,不會做出一樣的工作或生活選擇。同樣地,夢想在四十歲時成為企業執行長、喜歡在週日玩特技跳傘的二十幾歲品牌經理,跟喜歡彈性工作、有時間照顧自己小孩,為非營利機構募款的企管碩士所做的工作或生活選擇也不會一樣。

問問自己:我選擇什麼,會有什麼後果?這些選擇與後果跟我的價值觀一致嗎?一路上我做的選擇都讓我面對很多新的、不確定的狀況,但是我很高興自己一路都能做選擇,而不是選擇不做。

祝各位有個美好的一天!

現在我也可以說給你聽:到喜馬拉雅來聽我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心得分享
    全站熱搜

    pourquoil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