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平靜的心,對我來說讀書一向是最好的方式,因為不需要講話,用眼睛順著作者鋪陳的文字而下,用大腦咀嚼每一段文字的涵義,然後心就能從狂亂的狀態中逐漸平復下來,慢慢的恢復理智。其中,又以小說功效最佳,因為讀小說時不用特別開啟大腦的分析功能,只要身陷其中就好。
不過,這也很容易導致沒什麼心得可以寫。
這本白老虎是這兩天猛K的三本小說中的最後一本,但是我想先拿出來寫讀書心得,是因為這本書主要在描述著印度社會黑暗的一面,而且開頭都是寫給中國的溫家寶總理先生,作者可真夠膽大的,不過這樣也是引起人注意的一個好手法。講到白老虎,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老虎也是森林之王,獅子也是森林之王呢?後來才發現,原來老虎活在叢林中,獅子則在草原上奔馳,所以都可以稱為王。照維基百科裡的定義,白老虎主要是孟加拉虎中一種基因突變下的產物,對於中國來說,則是靈獸的代表,而這本書描述方式主要是寫給溫家寶總理的七封信,這是不是也有一種莫名的涵義呢?
看這本書的簡介會讓我想到「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那種生活在一堆垃圾之中靠著撿拾荒物維生的情景,曾讓我在看電影時不斷流淚,書中的描述則比影片多了一層薄紗,讓觀眾不用直接接觸到那種赤裸裸的影像。印度和中國,有評論家說最大的差異在於民主和專制,但是民主的印度卻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窮人,而專制的中國則創造了某種經濟奇蹟,這是種諷刺嗎?而作者描繪的內容更讓人質疑印度所謂的民主是真民主嗎?背負了代代相傳的種性制度,真的能翻身嗎?當作者寫著:在我的國家,當雙面人才有出路,印度企業家既要正直也要詐欺,嘲諷的同時也要有信仰,既狡猾又真心。看來,真心酸阿!
書中有段讓我感到好笑,作者寫: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從來沒被外國人統治過:中國、阿富汗、阿比西尼亞。我不知道阿比西尼亞在哪裡,不過中國可是一直在改朝換代中讓各地的霸主都嚐過當皇帝的滋味,無論是越過山海關的東北女真族、從蒙古揮軍南下的忽必烈、還是早在戰國時期就從西邊開始進行一統中國的秦王政,多少都有點「外國人」的血統,只不過不是金髮藍眼睛的「阿多仔」(台灣話稱外國人的字眼)罷了。但是近代史中,西方從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甚至到美國都不斷的在全世界各地尋找殖民地,想要為自己的國家增加更多財富的來源。印度產出了佛教、給人的印象是有很多數學天才,在過去這十幾年的發展下,顯然,作者眼中的印度就像是個混血的畸形兒,混雜著號稱民主的選舉制度和不折不扣的社會階級觀念,這種發自內心的不滿化成作者筆下一段段的文字,連身為讀者的我都能感受到那種充滿著諷刺卻又有種無奈的意味。
說到底,雖然沒在讀書心得中談到小說的內容,但也不想談論太多的政治或經濟狀況,畢竟這只是我的一方小小園地,看這本書也只是想讓腦袋放空,說不上好不好看,因為這不是一本可以完全放鬆的小說,而是會勾起人對社會現狀的種種不滿,讀完之後也有種壓力,我們,能為自己的社會人民做些什麼呢?對於台灣的現況我們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