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在台灣的機場候機時總是手癢的買書當作給自己的禮物,自從被微信綁架後一直沒有好好的能夠完成我每周一書一心得的規律功課,但是呀,寂寞的時候才知道書的好,而這本書則是上次從台灣回上海時的伴手禮。稻盛和夫是誰?日本京瓷的創辦人,後來在2010作為日航JAL破產重整的負責人,那一年他78歲。


如果讓我們想像自己78歲在做什麼,多數人應該都不會說自己還在工作,為什麼稻盛先生到了78歲還要去接下一家有待重整的公司,然後三年後讓這家公司重新復活,再次在資本市場上掛牌呢?我知道已經有很多書都介紹了關於稻盛和夫先生的各種觀點,包含阿米巴組織(變形蟲管理法)等,但是其實這是我第一次買了關於他的書來看。讀完之後,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每個人工作的目的雖然不同,但是能夠工作著其實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可以讓自己的工作有意義。


「利他心」、「不說謊」、「不騙人」。稻盛先生用著給小學生上課似的用語來指導著破產的日航公司員工,為什麼呢?我感覺這就像我們從小學的「請」、「謝謝」、「對不起」三句話一樣,既是最簡單的溝通方式,如果真能隨時掛在嘴上,得到的幫助真是遠遠的超過自己的想像。我工作中的導師(自稱三少爺)常常提醒我要多為自己想,然後才去想著對別人好,利己才能利人,我思索了很久,認為和「利他心」並不互斥的,自私有度就是存有利他心,舉例來說,如果一心一意只想著自己的目的,工作是根本不可能推動下去的,那自己也就沒有表現的機會,因此只有考慮到了是否對別人有幫助,才有可能推動手中的工作。


但是商業的本質就是價值的交換或創造,換言之,要唯利是圖,不是因為考慮了利他就把生意當作慈善事業,藉由人類追逐數字的本能,只要數字的根據夠可靠簡單易懂,任何人都會很專注地追著數字跑,為數字變得熱血沸騰,這時候為讀管理部門必須以冷靜目光來看待公司整體的數字,因為若是所有人都熱衷於賺錢,公司有可能會步入歧途。


工作之於我,幾乎占了我到目前生命中一半以上的時間,有時候為了達到階段性的目標,犧牲了生活中可以有的其他精彩,但是我真的很喜歡工作,並不只是因為工作能帶來收入,而是因為如果理解了自己工作的目的以及能夠真正的解決腦袋中的各種疑惑,是真的會在腦海中產生一種滿足感,一旦做為了經營者,工作又變成是一種工具和平台,因為希望能讓工作或計畫運轉起來,因此要靠著團隊來一起協作,於是思考著怎麼讓團隊工作的更好,更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這中間難免孤獨,而孤獨之於經營者也不過就像是清咖淡淡的香味中不能避免的酸澀。


這本書本身描述的方式雖然沒讓我能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但是卻讓我更多的反思了關於工作的本質意義,分享給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urquoilise 的頭像
    pourquoilise

    ~台灣中女沪港台生活雜記~

    pourquoil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