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未來的10種人:10種創新,10個未來/你屬於哪一種?

 

本來是應該早就完成的讀書心得,當時一看完之後就借給了大陸的朋友看,沒想到對方說書的文字是直的而且字太多(這裡順便提到,在大陸的書都是橫的,雖然中文是一個字一個字的,但是也有人說自己只能橫讀而不願意直讀,令人不理解!),所以他看不下去,當下我心想,你真的錯過了一本好書!這段時間我不斷的看書、寫讀書心得,心中也知道這本書還沒交卷,老實說我捨不得寫讀書心得,因為寫完了之後的書通常就躺在書架上了,我捨不得把這本書放在書架上,於是我又趁這段時間再讀了一次,然後決定改變寫讀書心得的方式。一開始曾經打算照章節介紹這十種角色,但現在我希望能多談談為什麼這本書的主題讓我這麼著迷!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非常有趣,看看本書的英文標題: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創新的十種面貌,為什麼創新重要呢?因為未來企業要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下不只是生存,而是生存的很好,很成功,就要靠創新。我很喜歡書中對於創新的說明:「創新絕對不會自己發生、自己永續長存,是人們運用想像力、意志力和毅力來讓創新發生。」這,才是真實世界阿!


作者將決定未來的角色分為三大類:學習、組織和建造。學習類角色的人兒(人類學家、實驗家、異花授粉者)需要有開闊的心胸去接納新事物,不僅如此,還要有所依據,就是要依據人的行為來從中找出可以創新的地方,有了創新的想法之後,不是所有的創新idea都能夠得到充分的資源和支持,所以需要組織類角色(跨欄運動員、共同合作人、導演)去協調和溝通,讓創新的idea能夠有機會展現,接下來就需要建造類角色(體驗建築師、舞台設計師、看護人、說故事的人)出馬了,因為有這些人,創新的想法能夠真正落實在生活中,獲得一種驗證。


Mr. Kelly(
本書作者)從沒有提到過以上十種角色到底是工作中的哪一個職位,換句話說,倒茶的小妹可能具有人類學家的潛能,位居高階的副總卻不一定就是好的共同合作人。只是,當我們希望生產出的產品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或公司的文化能夠吸引更多好的人才,這十種角色所帶來的影響力將超乎我們的想像。因此,創新並不是說在產品上創新,可能是生產流程、服務內容、接待方式還有讓員工感覺受到重視等,能提出並執行創新idea的公司才能真正擁有可長可久的生存利基。沒法創新的公司難道就活不下去嗎?不會的,可以活下去,只是很辛苦,員工不開心、業績成長有限、對於開發新產品沒有信心等,當大環境的變動超過這些不創新團隊所能想像的範圍外,那這家公司就很危險了。

我們張江的家樂福裡,店員不用招呼客人,就有很多客人自己上門買東西,問了暖暖包放在哪裡,店員只能回答我前兩天有看到這個東西,現在就不知道了。我心想,家樂福的主管們知道自己的店員是這樣招呼客戶嗎?是不是因為現在開門就可以賺錢,所以也沒想辦法做什麼調整,但是有一天如果有一個服務更好的賣場型態出現呢?或是當中國的消費者開始改變了購物心態呢? 閱讀了這麼多的書,心中常常有種中毒太深想要把書中的概念在生活中落實的強烈企圖心,但是真的不容易,我常常在無法實現自己夢想之際時心想,是不是就是因為這些概念永遠沒辦法完整落實,所以討論相關議題的書就不斷的出版,想要替讀者找到一種可以被接受的溝通方式。還好,這個世界永遠都在改變,現在還沒發生的事情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而瞭解了所謂的創新概念,讓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社會現象,搞不好我也能從中看出商機,創造出有意思的附加價值。


當然,以下我還是要簡單向各位介紹這十個角色,但是我真心希望各位能去讀讀這本書,更深入的理解作者描述的這十種樣貌:

1. 人類學家:構成探索之旅的真正要素並不在於發現新景物,而是以新眼光來看景物。(Marcel Proust)

2. 實驗家:我並沒有失敗。我只能說,我已經知道有一萬種方法沒有用。(愛迪生)

3. 異花授粉者:偶爾離開大家常走的路,鑽到林子裡去吧!這樣做,你每次都一定會發現一些前所未見的東西。(Alexander Graham Bell)

4. 跨欄運動員:我們決定在這十年中作些事,到月球上去,並不是因為這件事很容易,而是因為很困難,因為這個目標可以組織並考驗我們的精力和技能,因為我們願意接受這項挑戰,面對這項挑戰,我們不想拖延,我們只想獲勝。(約翰 甘迺迪)

5. 共同合作人:在漫長的人類歷史裡(動物界也一樣),學會以最有效的方式合作並就地取才發揮創意者佔上風。(達爾文)

6. 導演:我靠夢想過活。(史蒂芬 史匹柏)

7. 體驗建築師:對大多數公司而言,「附加價值」不論大小,全來自客戶體驗的品質。(湯姆 彼得斯)

8. 舞台設計師:每個組織(以及每個員工)表現的好壞,多少都會受到實際辦公處所規劃、設計,和管理的影響。(Franklin Becker)

9. 看護人:一次考慮一個客戶,盡全力把他們一個個照顧好。(Gary Comer)

10. 說故事的人:構成宇宙的是一個個的故事,而不是原子。(Muriel Rukeyser)


書中的內容彷彿是作者無保留盡全力所完成的作品,從一開始定義這十種角色,然後針對各種角色提出其特色、如何創新,…。在2009年接近尾聲之際,我毫無疑問的向各位說,這是今年我看過最棒的一本書,不僅內容充實有趣,更跳脫出了以往我看書的範疇,我將一看再看,試著讓自己融入這本書中,獲得書中撰寫內容的精華!認識了這十種創新的面貌,各位讀者是哪一種或是哪幾種的合體呢?這不是心理測驗,但是卻能讓自己的大腦開啟創新之門,一想到這樣,就情不自禁的想再打開書翻閱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urquoil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